
瑜寶貝已經兩歲九個月了,
現在的她說話很有趣,雖然只是有點流利,且有時還會少一兩個字或將語詞位置顛倒,
但那可愛的語調加上一些不知從哪裡學來的拉長句末語助詞~真是卡哇伊ㄋㄟ!
常常學著我們講電話應答:喂~嗯~不在ㄋㄟ~對啊~怎麼辦呢~嗯嗯~好啊~可是~拜拜~...
還搞不清楚「因為...、所以...、可是...、但是...、然後...、也有...」等連接詞,
卻一副小大人似地學我們運用著,
最愛海棉寶寶了~一系列的布偶、毛巾、零錢包、手套、襪子都有了,正在收集口罩和手帕中。
有時會說長大的她,要開車、要幫媽媽洗碗、拖地,要跟媽媽一起煮菜,
有時說著自己是公主,卻不喜歡綁頭髮,倒是很喜歡搞笑扮鬼臉,
有時喜歡自己看書不讓我們吵她,有時又喜歡在大家面前忘情地跳舞唱歌,
不會主動收玩具的她,卻會主動將自己和他人的鞋子排整齊放好,
不敢在大人面前大方表現自己的她,卻會主動找小朋友玩,
這就是我們最愛的瑜寶貝~~一個似懂非懂,很有個性的小女孩,
身為她的爸比媽咪,我們都戰戰兢兢地,小心呵護著對她的愛,
因為在瑜寶貝還很小的時候,有幾個長輩一看就說她的個性較剛烈~一定要好好敎!!
果然,自我中心很強、情緒表現很直接的她,不順心不如己意時說話就會很大聲很兇,
不管是對誰,甚至還會手打腳踢、丟出手中物呢!而最怕的是謙謙妹遭殃。
罵她,若她知道自己錯了,就瞇著眼瞥過頭不看妳,
不然,她就哭給你看,表現更強硬,或是撒嬌找靠山。
有時不想寵她,又怕她幼小的心靈受傷;有時擔心她有失寵的失落,給依靠又怕她得意忘形。
經過一段時間和瑜寶貝的個性磨合後,我們才知道她吃軟不吃硬,
個性敏感又善變,軟硬兼施有時又很難拿捏,
而媽咪本身是學輔導的,想說用輔導的技巧來處理她好了,
媽咪一 直認為小孩其實是很天真的,他們有情緒出現都是有原因的,
情緒沒有對錯,有對錯的是情緒的表現方式,這就是大人的責任囉~
而我要做的很簡單,就是先覺察她的情緒,並讓她坦然面對自己的情緒,最後再處理她的不當行為,
幾次之後發現,除非是生理因素,如想睡覺時的臭脾氣,或是天氣很熱時的焦躁,
不然都可以在一切都很平和的氣氛下結束,不需要小題大做,只要每一次的耐心恭候即可。
如有一次,瑜姐姐本來靠著我看我安撫謙謙妹睡覺,突然用力拍打妹妹幾下後,然後轉身離開,
我馬上說:X瑜~是不是不開心?
瑜姐姐馬上點點頭。
我猜著說:X瑜在吃醋對不對?
瑜姐姐說:對
我說:X瑜來~媽媽抱抱。
瑜姐姐說好之後就走了過來。
我抱起瑜姐姐後就跟她說,以後吃醋想要撒嬌抱抱可以跟媽媽講啊~不要用力拍妹妹好不好?
瑜姐姐馬上回應:好~
之後瑜姐姐就會直接以哀怨地口吻說:「X瑜想要ㄙㄞ ㄋㄞ~」或是「媽媽站起來,X瑜想要抱抱」
其實,我和爸比都會互相提醒,特別注意不讓我們言行的重心失衡,
如現在就算看到小謙謙的成長而開心地說「謙謙好棒啊~」,
說完馬上會注意一旁的瑜姐姐是否也需要些肯定或鼓勵讚美的話,
最好讓大小兩個寶貝都能開心笑笑。
現在我都盡量讓瑜寶貝了解自己當下的情緒,並要求她用軟性的方式達成需求,
如生氣、無聊、吃醋、不開心、好高興、想睡覺、想撒嬌、想吃東西、想玩玩...
等簡單的情緒或影響情緒因子,然後要求她要輕輕的、慢慢的、小聲的表達,
現在瑜寶貝也會常常提醒自己或我們的有些舉動「要輕輕的哦~」,
如馬桶蓋,在家裡上廁所我都很隨性就隨手放下馬桶蓋,於是「ㄎㄚ~」的聲音就很大聲,
只要我帶瑜寶貝上廁所,當我又不小心這樣時,她就會馬上告訴我「要輕輕的啦~」,
而在外面百貨公司上廁所,瑜姐姐非常喜歡使用親子廁所,因為有小孩的馬桶,
瑜寶貝都說那是「X瑜」的馬桶,然後自己放下馬桶蓋時一定會說「要輕輕的哦~」,
上完後也一定會將馬桶蓋掀起來,其實我很想告訴她外面的廁所可以不用掀,
但這是她的好習慣,所以我沒有說,反正都要洗手,長大一點再説吧!
經過一個多月這樣的方式,我真的覺得瑜寶貝的情緒比較容易掌握,
雖然頑皮、故意搗蛋的行為還是有,但還是小孩子嘛~~
至少瑜寶貝能坦然表達自己的情緒,知道錯了也能坦然面對這樣的自己。
如今天下午她跟謙謙妹玩車車,就算怎麼叮嚀瑜姐姐要小心一旁的謙謙妹,
她還是把謙謙妹撞倒在地上哭了,
外婆抱起謙謙妹惜惜,並故意說:「是誰~是誰啊?」
我看到一旁的瑜姐姐遮住自己的臉(因為知道自己錯了),然後回應:「是X瑜~」
我趁勢說:「是X瑜哦~,那妳把妹妹弄哭哭了,要跟妹妹說什麼?」
瑜姐姐馬上說:「謙謙對不起~」
說完我並沒有再說什麼,因為當下的她知道有錯也能道歉,這就夠了。
其實到後來我發現,孩子其實是懂的,是可以溝通的,可以因為愛而讓她了解與信任。
用打罵或恐嚇的方式也許能當下震攝住孩子,讓孩子真的不敢造次,
但那只是掩蓋一時的形式而非處理問題的長久之計,甚至會衍生出其他的暗潮洶湧也說不定。
若能讓孩子學會坦然面對真實的自我,而非懼怕大人設下的後果,
那孩子就不會有人格上的問題了,不是嗎?
看著瑜寶貝一路走來,我一直在學習怎麼做好和她一起互動成長的媽媽,
陪著她開心、生氣、無聊、悶悶不樂、驚喜,
當她願意表達讓我了解她的情緒,這就是當媽的最欣慰的時候了。
瑜寶貝~媽咪愛妳哦~
希望妳在大家的關愛陪伴下越來越懂事哦~